在我市眾多參與對口支援工作的醫務工作者中,年齡最大、職稱最高、下鄉時間最長的要數市中心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傅小蘇。去年,她以突出的業績被推選為太原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。年過半百的傅小蘇,與中醫結緣幾十年,有著豐富的中醫臨床診療經驗。本可以憑著老資歷,乾著老本行,在醫院安安穩穩地熬到退休。可她卻挑起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的重擔,當上了市中心醫院對口支援工作隊的隊長。近一年來,無論春夏秋冬,風吹雨打,每周五天工作日,她都會帶領著隊員堅守在距離太原市區80公里,車程兩小時的婁煩縣杜交曲鎮,手把手地教當地基層醫務人員把脈、針灸,翻山越嶺、走村入戶,為當地百姓送藥送醫,送去健康……跋山涉水 為農民群眾上門體檢在程家峪村,因95歲的尤平娥老人年高體弱,考慮到老人在山間行走不便,傅小蘇帶領大家把B超機、心電圖儀從山底馱到老人家中,為老人做B超、測心電、量血壓、測血糖……看著醫生們為自己做檢查忙前忙後,尤平娥老人激動地說:“活了這麼大歲數了,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多醫療儀器能搬進自己家裡,更沒有想到會有城裡醫生來給我體檢,我不是在做夢吧?”婁煩縣杜交曲鎮常里岩村,坐落在大山深處,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,老人大多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,更沒有做過體檢。因為這個村莊通往外界只有一條5公里山路、蜿蜒崎嶇,而且這條山路常年是夏天一溝水、冬天一溝冰。想進進不去,想出出不來……傅小蘇帶領著工作隊一下車,村民們就圍了上來,一個六十開外的老人眼含淚水,激動地說:“可把你們等來了!”在常里岩村,除為當地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以外,傅小蘇還帶領大家對村民開展了義診。聽說有太原的醫生來給看病,一位原本在田間勞作的老農趕來,說他最近頭暈。傅小蘇確診其為頸椎病引起的頸性眩暈,併為他實施了耳穴貼壓,老農眩暈癥狀很快有所緩解。“傅大夫,希望你們能經常來到農村,給我們農民看病。”臨別時,村裡的老老小小依依不捨地把傅小蘇一行送到村口。自掏腰包 為患者冬病夏治獻愛心在長期的對口支援工作中,傅小蘇發現,由於婁煩縣地處丘陵地帶,氣候寒冷,很多人都患上了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肺心病、肺氣腫、骨關節等多種慢性疾病。由於目前尚沒有根治上述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,加之婁煩仍是一個貧困縣,公共醫療設施相對薄弱,許多農民有病不看。盛夏時節,傅小蘇自掏腰包,自製中藥,深入村莊、下到田間,進行冬病夏治“三伏貼”的宣傳。“頭伏第一天,我備好了所有貼敷藥品和材料,可僅來了十個患者。”傅小蘇說:“對每一位患者,診斷其病癥後,我都要針對性地為其進行穴位貼敷。同時,還要對他們進行了相關疾病的預防保健宣教。在農民們的口口相傳下,頭伏第二天,慕名來的農民就有七十多位。”面對農村患者因長期不洗澡而散髮出的異味,她始終保持微笑,耐心問診、細緻把脈、認真貼敷……辦培訓班 讓村醫掌握急救技術下鄉支援工作,傅小蘇發現因農村沒有完善的急救力量,許多農村群眾在突發高熱、驚厥、心腦血等急症時,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,而延誤救治,甚至危及生命。為了讓鄉村醫生在短時間內,掌握一定的中醫急救技術,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,她多次舉辦免費培訓班,為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等基層醫務人員舉辦講座、普及中醫治療急症的技術,還帶領隊員們在當地開展公共衛生工作指導,併為每個村衛生室建立起健康檔案……職業終點 定格在對口支援的大山深處傅小蘇在自己下鄉工作日誌上寫道:“用汗水揮灑無悔歲月,用奉獻踐行對口支援,白衣無汗顏,奉獻與生命同行。”她說,大山深處的百姓,缺醫少藥,他們非常需要幫助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同時又是有著三十年從醫經歷的老中醫,應該有無私奉獻的精神,因為只有奉獻愛心,才會收穫喜悅和希望。所以她決定將距離退休還有兩年的職業生涯,定格在對口支援工作上。她將繼續用自己的毅力、智慧、勇氣、愛心詮釋一個白衣戰士的忠誠和執著。本報記者 郝曉煒  (原標題:醫者仁心 為愛揮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g92zgphq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